国内媒体中性名上报截止仅剩4天大半中超队已确定新队名
随着中国足协规定的俱乐部中性名改革最后期限临近,国内足球界正迎来历史性变革。据权威媒体报道,距离12月31日中性名上报截止仅剩4天时间,目前16支中超球队中已有超过三分之二完成新队名确定工作,其余俱乐部也进入最终决策阶段。
本次中性名改革是中国足协推动职业足球俱乐部去企业化的重要举措,要求各俱乐部名称不得含有股东、关联方或实际控制人的字号,也不得使用商品或服务类别名称,旨在建立更具传承性的俱乐部文化体系。根据最新统计,包括山东泰山、上海申花、北京国安等传统劲旅已通过审核,这些保留历史底蕴的队名获得球迷普遍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曾使用企业冠名的俱乐部面临较大调整压力。广州恒大淘宝已确定更名为广州队,延续其地域化命名策略。上海上港的新队名上海海港则因保留拼音缩写SHHFC引发热议,有观点认为这仍与股东存在关联。武汉卓尔、河南建业等俱乐部的新名称正在履行最后审批程序。
在命名创意方面,各俱乐部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有的选择延续历史传承如天津津门虎,有的侧重地域文化特色如青岛黄海,还有部分俱乐部尝试创新性命名。足协特别强调,新名称应体现非营利性特征,且原则上长期保持不变,这要求俱乐部在命名时既要考虑文化内涵,又要兼顾商业开发空间。
目前尚未公布新队名的俱乐部中,重庆当代、河北华夏幸福等球队正加紧推进相关工作。知情人士透露,这些俱乐部多已完成内部讨论,正进行工商注册等法律程序。足协表示将严格执行审核标准,对不符合规定的名称一律不予通过。
此次改革对中超品牌建设影响深远。体育营销专家指出,中性名政策短期内可能影响部分企业投资热情,但长期看有助于培育真正的俱乐部文化。随着新赛季临近,各俱乐部除完成更名外,还需同步推进队徽、视觉系统等配套更新工作。
据透露,中国足协将在所有俱乐部提交名称后统一公示审核结果,未通过者需在限定时间内重新申报。在最后冲刺阶段,足协已开通专项通道协助俱乐部完成材料提交,确保这项中国职业足球里程碑式的改革平稳落地。